核电用钢需求潜力大质量是关键
据了解,2017年初,《“十三五”核工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核能开发科研规划》已正式印发。中国将更加重视核电发展,中国核电建设正进入全新时代。发展新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核电作为低碳能源,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核电现已形成规模化、批量化发展格局。由环保部牵头完成的《关于全国民用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情况的报告》指出,我国共有15台运行核电机组,分布在6个核电厂;在建的核电机组共26台,由北至南分别位于辽宁红沿河、山东海阳、浙江三门和方家山、福建宁德和福清、广东台山和阳江、广西防城港、海南昌江。据最新报道,中国计划为南海岛礁建造20座海上核电站,同时,计划在甘肃省建两座熔盐反应堆。
业内人士指出,核电站建设对钢材需求很大。“十三五”期间,中国将有24台核电机组陆续建成,年均投资额超过350亿元。据测算,未来5年,中国核电用钢的总需求在40万吨左右,其中低合金碳钢板约占65%(约26万吨),钢管占10万吨,特钢占2.2万吨左右。同时,目前我国核电在发电总量中的比重还较低,仅为3%左右,远低于全球11%的平均水平。“十三五”期间,国家计划将核电作为替代化石能源的重要选择规模化发展,使其在电力供应中占据相当的比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制定中国核电发展民用工业规划,到2020年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预计为9亿千瓦时,核电的比重将占电力总容量的4%(即中国核电在2020年时将为3600万千瓦~4000万千瓦)。这意味着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40座相当于大亚湾那样的百万千瓦级的核电站。
近日,国家能源局与国家开发银行共同签署《关于支持核电技术创新及“走出去”的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服务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持续推进能源绿色发展。“十三五”是我国核电技术创新发展和“走出去”战略取得突破的关键时期,在国内建设和海外出口的双重需求推动下,中国核电产业将迎来广阔的成长空间。业内人士认为,未来5~10年,这一领域将带动200万吨用钢需求。此外,到2050年,根据不同部门的估算,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可以分为高中低三种方案:高方案为3.6亿千瓦(约占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30%),中方案为2.4亿千瓦(约占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0%),低方案为1.2亿千瓦(约占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0%)。
核电用钢包括用于核电站的核岛、常规岛、电站辅助设备等设备制造用钢铁材料,还有核动力厂及其他核反应堆中承担核安全功能的承压设备及其支承件,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稳压器、热交换器、管道、泵、阀门、贮罐以及堆内构件等,反应堆系统的钢制安全壳或混凝土安全壳的钢衬里,核燃料生产、加工、贮存、后处理设施以及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中包容放射性物质的承压设备及其支承件,以及其他需要严格监督管理的核承压设备。这些材料不仅包括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还包括镍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锆合金等,其类型涉及板、带、管、丝、棒和锻件等。
核电站建设需要特种钢材,这给钢铁行业提出了新的开发课题。目前,我国核电站总体国产化率为50%~60%,而到2020年,国产化率将大于80%。作为核电主设备关键原材的铸锻件市场高速发展,大型锻件和大型铸件是核电站中核岛、常规岛主设备的关键原材,国际上仅有少数公司能够制造。我国需用的大型铸锻设备大多数要从国外进口,而且价格昂贵,因此,实现大型铸锻件国产化在国内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同时,每年核电阀门的维修、更换费用可达到23亿元左右。目前,我国核电站中除秦山一期、二期中使用部分国产阀门外,其他核岛和常规岛部分所用阀门几乎全部需要进口。
上一篇文章:
短期铁矿石窄幅震荡,成本支撑十分弱。
下一篇文章:
水电、风电、太阳能和天然气发电迎来机遇期